新征程上续写助残扶残时代华章——全省残疾人托养与照护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见闻
探索,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发展的高度;推进,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生活好不好,残疾人朋友说了算。11月25日,全省残疾人托养与照护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铜仁召开的日程安排,参会人员奔赴碧江区、江口县,观摩全市积极探索的农村残疾人集中托养与照护服务工作新路子,见证残疾人朋友生活的可喜变化,聆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强音。
走进碧江区坝黄镇苗哨溪村阳光幸福家园,辅助性就业车间映入眼帘,十余名残疾人朋友在车间里凭借着灵活的双手,完成一个个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三五成群的残疾人朋友正在院子里阳光下絮叨着家常、锻炼身体、下象棋……
作为碧江区首家民建公助、民办非企业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服务机构。苗哨溪村阳光幸福家园,积极探索农村残疾人集中托养、康养和辅助性就业等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护航周边乡村残疾人朋友的幸福生活。
“村民们在家里照顾残疾人朋友,也就不能外出务工挣钱。我们搭建运营阳光幸福家园,为他们提供一个生活的大家庭,让他们的亲人安心外出务工。”苗哨溪村阳光幸福家园负责人艾昌元介绍说,“有劳动力的残疾人朋友,通过辅助性就业,每天还能获得80元的收入,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让他们从思想认知的转变到树立信心行动起来。”
工作用了心,服务暖人心。在江口县民和镇军屯村,周大成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和儿子广贵都是肢体残疾,他们让他过来和我一起住在阳光幸福家园……”军屯村村民周大成说,“广贵他不愿意过来,在家里独自养了五头牛和11桶蜂,还得到了市、县残联帮扶政策的支持,看着他创业的道路越走越顺畅,我特别开心!”
生活的新画卷随着家门口拥有助残扶残服务平台而徐徐展开。“我今年59岁了,2016年和丈夫唐秀清一起来到阳光幸福家园。现在,我每天负责做饭和照护不能行走的岳德芝,加上丈夫照护杨国喜和其他残疾人朋友,我们每月还能增收2500元。”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村民姚金花满带笑容说道,他们除了零星开销,还负担了孙子们上学的一些费用。
“姚金花属于肢体残疾,她们家以前的生活主要是靠低保救助……刚来阳光幸福家园时,姚金花比较害羞,现在她能像朋友一样,非常流利和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庭的变化。”鱼良溪村村支书杨再炼希望通过阳光幸福家园改变更多像姚金花一样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让他们的明天,甚至是后天,依旧美好、更加美好。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近年来,铜仁高度重视和关注每一个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问题,不断创新市、县、乡、村四级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社会资源向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服务领域集聚,不断推进、完善残疾人集中托养照护探索的铜仁模式即“养、医、护、扶”,将目光更多投注于全市27.6万残疾人,让他们与健全人一样共同分享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开启一个又一个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想残疾人所想,发力于家园处。阳光幸福家园的示范效应显著,正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残疾人托养照护中心23所,床位696张,入住残疾人325人,释放家庭劳动力605人,同时让306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享受到了居家托养照护服务。
新征程再出发,残疾人事业日新月异。11月26日,全省残疾人托养与照护服务的结集号再次吹响,发挥各行各业、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托起残疾人朋友“稳稳的幸福”,服务乡村振兴,继续将攻坚克难的精神发扬在全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征程中。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