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入企!铜仁景航服装让残疾朋友就业安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残疾人因受条件限制,求职路上困难重重。

送政策上门、开设免费培训班、申请专项资金……多年来,铜仁市残联奔走在城市和乡村,托起残疾朋友的幸福就业梦。

早上7点多,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51岁的张顺平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完,吃了早餐就兴冲冲地出了门。

临近5月,阳光明媚,天气正好,张顺平来到了景航服饰有限公司,跟工友打了声招呼,便坐到了自己的工位开启一天的工作。

张顺平是一名残疾人,以前在思南老家种地,2018年搬到旺家社区,在残联的推荐下,他就到景航服装上班了。

"以前外出打工不方便,只能在家种地,搬到万山来以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起码可以找点买菜钱。"张顺平说。

将两张裁剪好的黑色布料中间夹上一片里衬胶,层层叠……"口袋"就做好了,杨再芬的速度比旁边的人慢一些。

杨再芬是思南思林乡人,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丈夫患有精神病,时不时又犯病,意识不清醒,家里有2个老人要照顾,还有2个小孩在上学,经济负担很重,2018年搬到旺家社区,在残联的帮助下,进入景航服装厂上班。

"工作量按件计算,我做熟练了,一个月能拿到2500元,家属现在在社区做保洁,一个月也有2000元,比在老家轻松多了。"杨再芬说。

在缝制一组,安先孝正在埋头干活,动作十分熟练。

"他是聋哑人,从石阡县搬到万山来的,刚开始教他,得一遍遍做示范。他很勤快,缝制衣服、烫衣服、钉扣子、搬货,都是抢着干,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小组长何玉菊说。

残疾人就业并不容易,有肢体残疾的,有轻度智力残疾的,还有先天性聋哑的。相比肢残聋哑朋友沟通更加困难。为此,何玉菊还学会不一些简单的手语。

景航服装有限公司共有70名员工,其中有15名残疾人。"市区两级残联都很支持我们,经常送政策上门,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景航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景伟说。

"安置残疾人就业,不仅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对企业还有多重优惠。"廖景伟介绍,根据相关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享多种优惠和补助。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