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速览 | 残联动态汇总
【市残联】
1
市残联印发《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暂行办法》
“铜仁市域内的企业,凡是吸纳安置我们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残疾人就业的,按年工资的10%补贴给企业……”近日,笔者从铜仁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为了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促进社区搬迁残疾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更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果,铜仁市残联制定出台《铜仁市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暂行办法》。
“符合安置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条件的企业、机构,按照就业残疾人分别计算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就业残疾人年度工资的10%,所需资金从市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铜仁市残联理事长胡光荣介绍,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企业(机构)车间建设、场地租金、机构运行、无障碍改造、生产设备和辅助器具购置、残疾职工工资补贴及社保补贴等。
企业申请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应具备的条件:
——持合法经营证照,连续经营或运行12个月以上且申报时正常运行的独立法人单位。根据组织形式不同,可以是依法在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也可以是独立法人单位分支机构(以工农疗、庇护工场或车间等形式存在)。
——安置就业的残疾人户籍应为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以市生态移民局确认的社区为准),安置数量3人以上(含3人)。
——具有相对稳定的劳动生产项目,且至少工作12个月以上。
——与安置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签订不低于一年的劳动合同,且至少为就业残疾人缴纳工伤保险或购买了人生意外伤害保险。
——残疾人日工作时间不少于5小时或者周工作时间不少于25小时。
——应具有适合残疾人工作、生活的无障碍环境,具备较为完善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以上6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方可申请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铜仁市残联党组书记周迪说道。
就业乃民生之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更为重要。近年来,铜仁市残联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体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引进企业、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促成更多残疾人上岗就业。
“促进残疾人就业,事关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发展和社会融合。”周迪说,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大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力度,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铜仁市残联将抢抓机遇,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关心、关爱残疾人,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扩大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残疾人的就业规模,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2
政策入企!铜仁景航服装让残疾朋友就业安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残疾人因受条件限制,求职路上困难重重。
送政策上门、开设免费培训班、申请专项资金……多年来,铜仁市残联奔走在城市和乡村,托起残疾朋友的幸福就业梦。
早上7点多,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51岁的张顺平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完,吃了早餐就兴冲冲地出了门。
临近5月,阳光明媚,天气正好,张顺平来到了铜仁景航服饰有限公司,跟工友打了声招呼,便坐到了自己的工位开启一天的工作。
张顺平是一名残疾人,以前在思南老家种地,2018年搬到旺家社区,在市残联的推荐下,他来到铜仁景航服饰有限公司上班。
“以前外出打工不方便,只能在家种地,搬到万山区以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起码可以找点买菜钱。”张顺平说道。
将两张裁剪好的黑色布料中间夹上一片里衬胶,层层叠……“口袋”就做好了,杨再芬的速度比旁边的人慢一些。
杨再芬是思南县思林乡人,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丈夫患有精神疾病,时不时又犯病,意识不清醒,家里有2个老人要照顾,还有2个小孩在上学,经济负担很重,2018年搬到万山区旺家社区,在市残联的帮助下,进入铜仁景航服装厂上班。
“工作量按件计算,我做熟练了,一个月能拿到2500元,家属现在在社区做保洁,一个月也有2000元,比在老家轻松多了。”杨再芬说道。
在缝制一组,安先孝正在埋头干活,动作十分熟练。
“他是聋哑人,从石阡县搬到万山区来的,刚开始教他,得一遍遍做示范。他很勤快,缝制衣服、烫衣服、钉扣子、搬货,都是抢着干,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小组长何玉菊说道。
残疾人就业并不容易,有肢体残疾的,有轻度智力残疾的,还有先天性聋哑的。相比肢残聋哑朋友沟通更加困难。为此,何玉菊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手语。
铜仁景航服装有限公司共有70名员工,其中有15名残疾人。“市区两级残联都很支持我们,经常送政策上门,给予我们很多帮助。”铜仁景航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景伟说道。
“安置残疾人就业,不仅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对企业还有多重优惠。”廖景伟介绍,根据相关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享多项优惠和补助。
【区县残联动态】
1
碧江区残联
近日,在碧江区河西卫生服务中心,碧江区残联为25名肢体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免费安装假肢和矫形鞋,共投入资金9万元。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围绕残疾儿童抢救康复目标,构建“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联动的康复服务体系,不断深入推进全市残疾人康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在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个方面努力消除障碍,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截至去年11月底所投入康复服务共使76172 名残疾人获益。
2
碧江区残联
近日,碧江区残联联合贵州梵昊贸易有限公司、铜仁康复医院工作人员先后到和平乡、桐木坪乡,河西街道、环北街道、铜兴街道等地,为残疾人尤其是脱贫户和低保户等重点帮扶对象提供就近就便公益性辅助器具“零距离”服务。
今年以来,碧江区残联开展辅具进家庭适配发放活动15 余场次,为全区520名残疾人配发辅具755件,为广大残疾人出门融入社会提供了便利。
3
印江自治县残联
5月5日,由印江自治县残联主办,铜仁市恒太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承办的“印江自治县2022年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兴民社区圆满结束并举行结业典礼。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