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助残系列报道③家门口就业 日子有奔头
“在家门口上班,不用外出奔波,还能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多病的妻子。”在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阳光幸福家园,41岁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张维德整理完当天的工作,便拄着拐杖走访社区残疾人家庭。
“我们走访时,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更能抚慰人心。”提起社区残疾人的生活,张维德感慨万千。“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大家的生存都还是一个问题……”
2018年,张维德一家人从思南县翁溪镇联盟村搬迁至旺家社区。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那时在铜仁高新区一家电子厂工作了两年,之后又在旺家社区做了近一年的临时工。
“我当时辞职回家后,一边照顾母亲和妻子,一边在社区打零工,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和解决孩子在外上学的费用。”张维德说起来,红了眼眶。“作为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我却只能做些手头上的活路……”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2021年,铜仁市残联到旺家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时,在一次走访慰问过程中了解到张维德一家人生活的困境,当时就聘请他为阳光幸福家园残疾人专职委员,并鼓励他积极乐观生活,自强不息。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1年,铜仁市残联、铜仁市人社局、铜仁市财政局联合行文,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申请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48万余元,解决了公益性岗位资金补贴问题,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社区残疾人中招录了70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服务范围涵盖5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受益人口9880余人。
“看得见的是工作稳定,看不见的是尊严见长。”铜仁市残联理事长胡光荣介绍,他们针对不同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通过阳光幸福家园残疾人专职委员上门服务,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怀,他们经常在社区里走访,带来了残疾人相关政策,还积极帮助大家解决就业创业问题。”旺家社区居民田永文说起来,不停地称赞道。“现在政策好、干部用心、社会有心。”
“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人生价值。”张维德拄着拐杖走在旺家社区的道路上,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有奔头。”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