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铜仁市多地残联开展残疾人便民服务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铜仁市多地残联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便民服务工作。
石阡残联:开展免费假肢取模及适配活动
8月6日,2022年石阡县残联免费假肢取模及适配活动在县残联会议室进行,来自该县各乡镇(街道)30多名肢体缺失困难残疾人和14名需要实施矫形的康复儿童,在贵州聆音康复技术有限公司假肢装配技师现场筛查下,进行了假肢和矫形器(鞋)量身取模定制。
石阡县残联把肢体缺失困难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作之一。为把这项工作办好做实,县残联在前期准备工作下足了功夫。一是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为确保有安装需求的残疾人知晓政策,县残联通过网络媒体、张贴发放宣传单、村(社区)残疾人专委走村入户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调查摸底,精准筛查装配对象。由于石阡县下肢截肢残疾人较多,假肢需求量较大,在前期的筛查核实过程中,县残联严格按照残疾人申请、乡镇(街道)残联申报、组织医生现场核实等程序进行精准筛查,最终筛查出25例适合装配的下肢残疾人和14例儿童矫形器(鞋)。
经过假肢装配技师的精心测量、打模、取样等一系列工作,为每位肢体残疾人“量身定做”的假肢样模将在专业假肢工厂加工完成,届时将进行安装试穿试走,确保每例适配假肢穿戴舒适。
印江残联:上门评残解民忧,便民服务暖人心
从8月8日起,印江自治县残联会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刘波医院3家评残专业机构,组成评残小分队,深入全县17个乡镇(街道)上门开展残疾人信息采集、评残、办证、换证等,为瘫痪行动不便和路途遥远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和集中服务。“上门评残”服务对象主要为常年瘫痪在床或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定点医院接受残疾等级鉴定的重度残疾人,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证,及时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扶残惠残政策。同时,考虑到鉴定受仪器监测的限制,智力等类型残疾评定至少要在乡镇(街道)卫生院进行,印江自治县残联联合各乡镇(街道)、村委会,免费接送无法行动的疑似智力等类型残疾人到乡镇(街道)卫生院集中评残。
据了解,截至2022年8月,该县现有持证残疾人10342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5233人,绝大多数是肢体残疾人。残疾证每10年需经过1次重新鉴定评定等级换证,一旦过期,残疾证就会作废。截至2022年7月底,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残疾证过期人员378人。
此次印江自治县残联组织上门和集中评残服务时间为8月9日至12日,截至目前,已评残、办证和换证100余本,通过上门和集中评定,有效解决了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定点医院接受残疾等级鉴定的重度残疾人办证和换证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在办证和换证后及时享受到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松桃残联:上门办证解难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从7月25日起,松桃自治县残联组织上门办理残疾证。该县残联负责人、县医院、县中医院医生进村入户,为瘫痪在床、坐轮椅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新办残疾证及残疾证过期换证,提供“零距离”服务残疾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此次上门办理残疾证的主要对象是瘫痪在床等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前往县医院、县中医院的残疾人。每到一户,评残医生详细检查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查看病历资料,并仔细询问病史及致残原因,结合残疾人实际身体状况做出残疾评定,给予康复建议和指导。该县残联工作人员现场收集残疾证办理所需材料,残疾证办结后将免费发放到残疾人家中,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残疾证。
办证过程中,工作人员与残疾人及家属亲切交流,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及家庭情况,积极向残疾人宣传各项惠残政策,耐心答疑解惑,听取诉求,收集意见。
此次上门办证服务共为160人办理了残疾证,不仅解决了“办证难”问题,还为他们节省了时间和交通费用,减少了残疾人办证换证的繁琐程序,实现残疾人“零跑路”,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家门口,切实提高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