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铜仁两地残联:携手用大爱书写“温暖答卷”

 2023年,铜仁市残疾人联合会通过莞铜协作,坚持初心落在行动上,使命担在肩膀上,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落实助残实事项目,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为奋力书写好铜仁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残联力量。

1705655929489631.jpg

两地残联献大爱让孤独症儿童不孤独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拒绝和人交流,对周边的声音充耳不闻,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医学上被称为孤独症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等为主要症状。

1705655964750666.jpg

在孤独症的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家庭,铜仁市残联积极谋划,借助东莞帮扶契机,大力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扎实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应救尽救。

2022年底,东莞市残联联合铜仁市残联在铜仁康复医院启动了“春泥计划·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计划”项目,挑选20户家庭进行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已有12名儿童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2名儿童计划今年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项目实施的效果得到了残疾儿童家庭的一致好评。

1705655985754254.jpg

六岁的晨晨在铜仁康复医院接受治疗快三个月了,孩子的认知能力较弱,感觉统合失调,言语发育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认识一个卡片都要反复教读无数遍,接受并反应一个指令,很久才能理解。

1705656007803425.jpg

每当在小区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跟父母尽情地玩耍,而自家的孩子只会待在封闭的房间自娱自乐时,晨晨妈妈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落下来。昂贵的医疗费,更是让晨晨的父母感到压力很大。

通过反复训练,现在晨晨能够独立进食、穿脱衣、模仿发音,也愿意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自闭症的成因及表现较为复杂,其核心障碍在于语言障碍和社交功能缺失,患者大多伴随其他疾病,且语言障碍导致无法准确表达身体不适,增加了发现和确诊难度。”东莞市残联教就部陈惠英说,由于社会普遍对自闭症认知不足,不少患儿家长发现问题却不愿正视,长此以往,反而耽误了最佳诊疗时机。

1705656029914797.jpg

“通过市、区残联的帮助,晨晨顺利参加了康复项目。现在的晨晨已经比最初的状况好得多。”看着孩子日渐好转,晨晨父母也渐渐舒心起来。“是国家的好政策救了我们全家,宝宝在这里康复训练,不花钱,条件又好,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们也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这些好心人!”

首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为帮助更多孤独症儿童家庭提高照顾技能,让更多孤独症儿童父母参与到儿童康复教育中来,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在家康复,在东莞市残联和铜仁市残联积极对接下,以北京(东莞)科技经济促进会陈醒华先生为代表的爱心企业家,决定在铜仁继续深入实施“春泥计划·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计划”,2023年支持铜仁宏昕康新中医医院17万元,支持铜仁康复医院2024年继续实施“春泥计划·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计划”8.3万元。

1705656050554437.jpg

“春泥计划”只是其中的莞铜协作项目之一,莞铜残联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依托东莞市阵地、资源和技术优势,为铜仁市开展特教、康复等专业人才培训,2023年东莞市残联联合东莞市公益助残志愿者协会开展康复师、特殊教师等跟岗交流培训44人次,并选派“春泥计划”项目指导组、专业社工到铜指导培训6人次。

“康复一人,幸福全家,2024年铜仁市残联将积极加强与东莞市残联对接,争取东莞市资源支持铜仁市‘春泥计划·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项目,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受益,助力孤独症儿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早日回归校园与社会。”铜仁市残联党组书记周迪说道。

1705656073738958.jpg

阳光幸福家园让残疾人永远充满阳光

仲冬,走进碧江区白岩溪社区阳光幸福家园,社区的几名残疾人群众一边做康复训练,一边在闲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是一名残疾人,从沿河自治县搬到这里,阳光幸福家园就建在家门口,有空就来这里锻炼。”田茂泽说,阳光幸福家园设备齐全,工作人员服务热情,让他们感到非常温馨。

1705656102430267.jpg

据了解,该家园占地200平方米,投入莞铜协作资金30余万元,通过引入专业助残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的康复训练和理疗,同时还开展基本生活常识讲解、手工培训等课程,方便残疾人就近参与社会生活。

“平均每天都有10多个居民来这里锻炼,有专职的康复师指导做恢复训练,功能室同时还是社区残疾人协会的办公场所,开门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白岩溪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刘强说道。

1705656123680124.jpg

“阳光幸福家园是集康复服务、辅助性就业、残疾人学习培训和志愿者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铜仁市残联理事长胡光荣介绍,市残联坚持“党建带残建”,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持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705656145924013.jpg

“莞铜共建阳光幸福家园”搭建了服务残疾群众的平台,但没有人不行。为此,铜仁市残联积极争取市人社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申请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解决公益性岗位资金补贴,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社区残疾人群众中招录残疾人专职委员。

1705656166492347.jpg

和白岩溪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刘强一样,在莞铜协作的机遇下,搬迁群众毛兴江也成为正光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毛兴江是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甘龙村人,左脚三级残疾,是先天性母体缺氧造成,行走不方便,2019年9月和父母一家三口人搬迁到正光街道。

“搬迁到正光街道后,开始几个月没有工作,后来在碧江区残联的帮助下,当上了正光街道正光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有2300元工资,能保障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毛兴江说,自己也是残疾人,了解残疾居民的很多内心想法,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为残疾人工作很开心,觉得很有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工作越干越有劲。

1705656186598943.jpg

谈到阳光幸福家园成立的好处,从松桃自治县搬迁到白岩溪社区的居民杨祝英笑着说:“在老家的时候,天没亮就要送小孩去读书,上一坡下一坡,路太远了,搬迁后,把小孩送进学校,就可以到这里来训练,听说过段时间,还可以在这里做点手工活。”

听到杨祝英谈自己的感受,在一旁训练的46岁居民冉隆富也凑了过来,他向记者讲道:“以前住在乡下,四周都是山,白天大家都要出去干活,说话的人都没有。搬迁过来后在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人,每天适当性地锻炼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找人聊天。”

1705656207267799.jpg

“我就住在社区里,如果晚上有人要锻炼,他们就联系我开门,居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刚开始来的时候叫他们自我介绍都不敢,大家每天在一起训练,心里的心结都打开了。”毛兴江说,阳光幸福家园的成立,让残疾居民又有了一个“新家”。

搬出大山,在家门口就业,拥抱新生活,有了阳光幸福家园,残疾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自莞铜两市结对帮扶以来,东莞市残联和铜仁市残联认真落实黔粤两省、莞铜两市关于东西部协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残疾人后续服务,推动安置点残疾人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作用全覆盖,为做好易地搬迁安置区残疾人服务“后半篇文章”,铜仁市残联乘着莞铜协作东风,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314万余元,在全市建设12个莞铜共建阳光幸福家园。同时,莞铜残联将完善阳光幸福家园服务设施作为对口帮扶重点项目,每年支持两个区县安置点康复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对6个区县帮扶近30万元。

“阳光幸福家园是助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助残服务的主要阵地,我们依托基层,把‘阳光幸福家园’建到街道和有需求、有条件的社区,再统筹融入社区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等,争取各方面资源联动为残疾居民服务。”胡光荣表示,打造综合性助残服务平台,每个阳光幸福家园都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已达到“建成一个,服务一片”的目的。

爱心助残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信心有尊严

严寒冬日,挡不住莞铜两地残联火热的脚步,去年12月12日,东莞、铜仁两地残联携手爱心企业深入碧江区、万山区等地为残疾人献上关爱,在寒风中为他们送去温暖。

在残疾人黄祖梅家里,慰问组一行了解她家的情况,自身肢体残疾,丈夫身体不好,收入不稳定,一儿一女正在读初中,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面对慰问组的到来,一家人非常感动,嘴里一直念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爱心人士的慷慨大爱。

1705656228811551.jpg

“感谢政府时常探望,不然我们一家人生活都是个大问题。”在残疾人罗松家,罗松一边感谢慰问组一边介绍自己的情况,摔伤导致全身瘫痪不能自理,妻子照顾自己和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不能上班挣钱,一家三口生活很拮据。

对于家庭收入微薄的罗松来说,慰问组这次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女儿看着满屋子的爱心人士,十分激动,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好心人的关爱和期望,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705656357211400.jpg

据悉,这是2023年第三次莞铜残联联合开展慰问,充分发挥东莞市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持续加大对铜仁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以技术帮扶、助学关爱、辅具捐赠、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项目为重点,助力帮扶协作地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铜仁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1705656336492662.jpg

2023年来,在东莞市残联的帮助下,北京(东莞)科技经济促进会等单位捐赠25.3万元,用于帮扶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参加“春泥计划·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项目。广东狮子会东莞代表处蓝海之光服务队和松山湖服务队捐赠30万元,用于铜仁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帮扶。广东狮子会东莞代表处爱华服务队捐赠碧江、玉屏两地康复辅助器具10万元。东莞市公益助残志愿者协会捐赠8.12万元帮扶铜仁康复机构管理干部与技术人才培训。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捐赠3万用于莞铜残疾人“干部人才协作”项目。

……

困难残疾人家庭生活得到温暖,残疾子女上学加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面加强,残疾人之家阳关幸福家园服务到社区……山海情深,幸福花开,共助扶残行,不以山河为远,莞铜协作以来,在两地残联的携手下,铜仁市近14.3万持证残疾人沐浴在阳光下。

1705656314161643.jpg

针对未来发展,铜仁市残联党组书记周迪说,两地残联2024年深化协作内容,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加强两地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资金投入、人才交流、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康复服务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助力铜仁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让广大残疾人生活得更有体面、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李忠明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