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语为花开——记全国自强模范、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章杰

今年4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汇演现场,当雷鸣般的掌声为王章杰响起时,这位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却处在一片静默中。

1.jpeg

王章杰讲解手语应用。

由他主持的《听障教育美育课堂教学实践课例:3Done设计——桌面收纳盒》,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实践,荣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2.jpeg

王章杰参加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这位生活在无声世界的教师,凭着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寂静中谱写着动人的育人之歌。近日,记者走进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对王章杰进行采访。

今年38岁的王章杰出生于四川荣县,幼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听力残疾。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投身特殊教育事业,成为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施教难度大、教育成本高,且对象复杂、差异显著,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与付出。而王章杰一干就是15年。

3.png

2006年,王章杰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章杰在手机上打下这一行字,这是他的座右铭。他坚信,唯有倾注更多的关爱,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手语是无声世界的沟通桥梁。王章杰创新方法,借助实物拆解手语动作:一张苹果图片,然后再比画“苹果”的手语,反反复复无数次,直到学生主动模仿。

刚到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不久,一次课间,王章杰注意到操场角落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瘦小的身影。那是一名8岁的听障女孩,因不会手语,沟通的障碍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将她阻隔在群体之外。

4.jpeg

王章杰工作场景。

为此,王章杰开始给小女孩“开小灶”,将手语动作逐一拆解,放慢每一个手势的节奏,一遍遍耐心示范。最终,这堵“墙”被打破,孩子学会了与他人沟通。

2017年,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3D one软件课程,采用“学—练—赛—创”3D打印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与改革。

5.jpeg

王章杰带领学生参加贵州省第九届3D创意设计大赛。

王章杰常常利用课后和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训练,指导他们掌握电脑技能。在他的带领下,听障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全国、全省赛事中屡次获奖。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也通过这一模式的培养找到人生方向,以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6.jpeg

王章杰用手语作报告。

王章杰的辛勤耕耘,换来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还有的获宋庆龄奖学金、中职国家奖学金,前后有几十名学生先后升入长春大学等高校就读。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王章杰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春风不语,静待花开。王章杰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用心用情浇灌,即使听不见花开的声音,也能看见生命绽放的绚烂。”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