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零负担” 改造!让残疾人生活 “有爱无碍”
近日,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五龙村村民朱管银家中新改造的无障碍卫生间正式投入使用,这桩喜事解决了她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
因为下肢行动不便,朱管银以往如厕、洗澡都离不开家人协助。如今,通过对家里厕所的无障碍改造,她实现了生活自理。这一变化,源于县残联和当地党委政府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解决了困难残疾人家庭的生活需求问题。

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细致排查,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
精准摸排,确保政策惠及“关键处”
为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县残联联合楠杆乡党委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细致排查,动态掌握乡镇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在了解到朱管银的具体困境后,县残联、楠杆乡公共事务办等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行动,进行入户勘察,科学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
“我们根据每位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居住环境和个人习惯,量身定制改造内容。”楠杆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例如,针对肢体残疾人,重点进行坡道改造、卫浴设施升级和安全扶手安装;针对视力残疾人,则可能安装语音提示器等智能辅助设备。”

工作人员在群众庭院危险处安装安全护栏。
资源整合,实现群众改造“零负担”
“党和政府没让我们花一分钱。”朱管银的这句感慨,道出了此项工作的核心承诺之一。
面对资金压力,县残联和楠杆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并落实地方配套,确保改造工程不让群众花一分钱。据了解,今年县残联对楠杆乡该项目的资金投入达9.8万元,全部用于28户残疾人家庭的个性化改造。
金盆村重度残疾人杨胜香也是受益者之一。看着家门口新安装的安全护栏,她激动地说:“一直就想安个栏杆,方便在外面活动,但经济困难。感谢党的好政策,帮我们免费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村民杨胜香家新安装的安全护栏。
成效显著,“暖心工程”亦是“信心工程”
家庭无障碍改造看似是硬件设施的提升,实则深刻影响着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朱管银表示,现在能独立完成如厕、洗澡,减轻了家人的负担,感觉生活有了动力。
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不仅是改善民生的“暖心工程”,更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的“信心工程”。无障碍改造,其意义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改善。对于朱管银和杨胜香们而言,一扇门的拓宽、一道栏杆的安装,不仅消除了行动上的障碍,更重建了他们融入社会、自信生活的“信心”。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
贵公网安备 520603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