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资源整合美了“家”乐了残疾人

石阡县的深秋,有了些许寒意。

走进石阡县花桥镇阳光幸福家园,一阵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几十位老人和身体行动不便的人在大树下阳光里聊天。

“坐在这两棵大树下,可以享受阳光的扑面而来。”石阡县龙塘镇新场村村民黄世贵说,“我在树下和朋友们聊天,总会回忆起以前炎炎夏日在家乡大树下三五成群的村民,或在树下乘凉,或坐在地上聊天,画面特别温馨。”

“我今年48岁了,出行需要滑着轮椅,在家里特别不方便,又给自家兄弟添加负担,让他们不能安心外出务工。”黄世贵说,“住在这里,环境好,朋友也多,生活也不错,服务又好。”

在花桥镇阳光幸福家园里,像黄世贵这样身体不便的还有37人。考虑到他们生活不方便,在市、县残联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该阳光幸福家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残疾人居住、出行、锻炼和娱乐等环境。


“踏踏实实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作为阳光幸福家园运营的一分子,身体上是疲惫的,但精神上是喜悦的。我们为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感到自豪!”花桥镇阳光幸福家园负责人郭远州说道,通过持续参与建设和运营阳光幸福家园,他们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细处用了心,服务暖人心,是我们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坚实步伐。”石阡县残联理事长马良介绍道,他们结合石阡县情,对全县残疾人托养照护资源进行分层次集中整合,通过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倾斜民政部门,依托其向第三方购买的成熟服务模式,让居住在阳光幸福家园里的残疾人更安心、更舒心。

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试点先行。石阡县通过花桥镇阳光幸福家园、泉都街道阳光幸福家园的先行探索,积累运营经验。同时依托“共建民营、公建民营、民资独办、政府补贴”等工作机制,贯穿于阳光幸福家园先行探索过程中,在该服务体系成熟可复制后,全力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发展。

有了阳光幸福家园,村民不仅逢年过节可以“天天看到亲人”,还能安心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以前居住在家里,是我女儿照顾,几年前她有了孩子,没有多余的精力花费在我的身上了。”花桥镇花桥村村民黄廷阶说,“我来这里近3年了,交上了很多朋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照顾我们。去年春节期间,女儿和外孙一起来看望我,当时还带了很多东西,我非常的高兴。”

和黄廷阶一样,黄世贵也会因亲人的看望而感到高兴。“他们要走我也没办法的啊,他们也有自己的责任……”黄世贵回忆说,“对于我而言,希望他们每一年这个时候又来看望我……”

回忆在大树下,生活在花桥镇阳光幸福家园里。黄世贵和朋友们在树下聊天时,一边小心翼翼地竖耳倾听朋友们的故事,一边精细入微地分享他的生活轨迹。

黄世贵也像从前那样,看着身旁述说的朋友,一股经常出现的安宁和暖流将他再次包围,他希望这一刻能永远停留。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