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残联“五措并举”扎实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残疾人后续服务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决策部署,在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以实现搬迁群众“居安、业安、身安、心安”为目标,“五措并举”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残疾人后续服务,不断推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残疾人事业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促高质发展。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作用,搭建平台,用“活”党建+,为社区残疾人赋权增能,在各安置点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协会主席的残疾人协会,扎实组织人员对全县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逐户开展摸底排查,排查出全县8个安置点共有残疾人913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582人,三、四级残疾人331人,为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扎实开展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逐步形成了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通过确定一个服务项目、认领一个微心愿、参加一次社区活动等方式,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提升了安置点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建强阵地建设,促服务提升。2020年以来,完成兴民社区、峨岭(和达幸福花园)、普同三个安置点残疾人阳光幸福家园项目建设,在三个安置点分别建成了残疾人综合服务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辅助就业室、残疾人协会办公室,为残疾人康复训练、辅具领取、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娱乐等提供了活动场所,有效满足了安置点残疾人各类需求,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生活。下步将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逐步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站,以达到后续服务阵地建设全覆盖。

配强队伍建设,促服务到位。为确保安置点残疾人各项服务落实到位,全县在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别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设置残协主席1名,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设置残疾人专职委员3名,明确了残疾人协会工作职责、残协主席职责和残协委员工作职责。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8个,专项安置残疾人专职委员8名,配强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为安置点残疾人后续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强化就业保障,促群众增收。2020年以来,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帮助和指导,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残疾人就业基地2个,安置残疾人就业30名。组织建档立卡残疾人参加培训431人次,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就业200余人,有效带动安置点残疾人就业,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加大政策倾斜,促持续发展。2020年该县“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任务100人全部安排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主要服务对象为安置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县残联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定期上门开展为残疾人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开展上门需求调查,根据残疾人不同服务需求,定期开展卫生保洁、体检、代购、紧急救援等服务,有效满足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对解除相关残疾人家庭后顾之忧和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获得到了安置点居民群众一致好评。2021年,印江自治县残联继续落实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倾斜,将上级下达的130人指标分配到县城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安置点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条件、提高了其托养服务质量,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生活信心,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