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许家坝:党员干部冲在一线 筑牢抗旱“红色”屏障

     入夏以来,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气温异常偏高、降雨天气和降雨量偏少。大地"高烧"不退,思南县许家坝镇各村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

1.png

  面对严峻旱情形势,许家坝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把抗旱救灾作为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上一线、打头阵、当先锋,积极组织群众抗旱自救,充分彰显"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鲜红的党旗在抗旱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领导干部上一线,当好抗旱"主心骨"

  "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许家坝镇党政领导班子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深入田间地头,靠前指挥,切实当好抗旱救灾"主心骨"。

2.png

  久晴未雨的旱情,牵动着许家坝镇党委书记田景军的心。"抗旱救灾不仅事关经济,还事关基本民生保障、事关粮食安全、事关发展稳定。"站在该镇杨家山村高山烟草种植基地里,田景军表情凝重。

  旱情就是"集结号",许家坝镇严阵以待,迅速反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将抗旱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打响抗大旱保民生保丰收硬仗。

3.png

  该镇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组织镇领导班子带头带班值守和应急抢险救灾,结合乡村振兴联系点、包保联系点等工作开展,在灾情一线研究抗旱对策,指导各村组用好水库、塘堰、水井等设施,协调解决抗旱救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统筹各方面抗旱力量,督促各项抗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群众饮水需要,最大程度降低旱情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png

  截至目前,该镇动用了抽水设备300余台,集中组织送水到田10余次,有效缓解了2000余亩水稻及其他作物旱情。

基层组织齐行动,当好抗旱"主力军"

  为减轻受灾程度,许家坝镇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在抗旱救灾一线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着力缓解旱情。

  各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领导,一线落实,为抗旱救灾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镇22个村(社区)党支部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全力做好旱情勘察、寻找水源、产业灌溉、引水抗旱等工作。

  蒲家寨村党支部带着村民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和水利农机具,抢抓时机进行浇水灌溉。

  笔架村党支部组织村干部坚持蹲点水渠沿线为引水"保驾护航",有力确保了全村水田得到有效轮灌。

  ……

  不等不靠,群策群力。许家坝镇的驻村工作队就地转为抗旱救灾队,村(社区)干部认真履职尽责,竭尽全力做好人畜饮水安全、灾情摸排统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建立工作台账,用心用情帮扶救助,力争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党员干部勇担当,当好抗旱"主攻手"

  "水来了,水稻有救了!"看着哗哗清水流进稻田,堆上村村民心里踏实了许多。

5.png

  由于持续高温天气,堆上村的塘堰几近干涸,村里的水稻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

  "一定要把干旱损失降到最低!"许家坝镇、堆上村党员干部群众发挥"愚公"精神,科学引水,抗灾自救。

  在这场抗大旱保民生保丰收硬仗中,许家坝镇的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员"作用,深入田间地头,活跃在沟渠疏通、稻田灌溉等现场,在抗旱救灾一线践行先进性。

  同时,该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走访,加大对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群体的走访频率,为他们送去"夏日清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走进群众心里,把战斗堡垒建在一线;冲在群众前面,把党员身份亮在一线。许家坝镇的党员干部正自觉在抗旱救灾工作中接受党性锻炼和考验,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红色的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阵地。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