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残疾人冯景儒:小三轮拉出幸福新生活
在石阡县国荣乡有这样的一个人,身有残缺,却在大山里自力更生,始终心怀希望,向阳而生,他就是冯景儒。
冯景儒售卖豆腐
“豆腐、豆花……”在国荣乡的乡村公路上,隔着老远就能听见叫卖声,那是冯景儒开着三轮车在走村串户贩卖亲手制作的豆腐,挥汗如雨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
“只要天不下雨,我基本上都会出去卖豆腐,一天差不多可以挣到300多元。”冯景儒告诉记者。
今年53岁的冯景儒,在年幼时因摔伤腿导致残疾,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供孩子读书,他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床制作豆腐,7点出车到各村寨吆喝售卖,到下午4点才能回家。长年累月的劳作让冯景儒的身体每况愈下,还患上了糖尿病。
冯景儒和爱人
对此,冯景儒说:“我辛苦一点,让两个孩子的生活好一点,他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
冯景儒的大女儿在贵阳中医药大学读书,小儿子在上小学六年级,爱人在家务农并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全部压在冯景儒瘦弱的肩膀上。
冯景儒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两个孩子一年要2万多元,加上他们夫妻的生活费和其他费用,家里每年经济支出3万多元。
这笔开销,对于冯景儒来说无异于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生活的重担压不倒奋力拼搏的人,身体的残缺摧不垮向阳而生的意志。冯景儒用自立自强的行动将生活的磨难一根根拔起。
“各级领导都来看望我,主动帮我解决一些困难,还帮我介绍工作。但是,我年纪大了,出去务工又不放心在家的爱人和孩子,于是我就想到做豆腐,在家里开办了新阳阳光豆腐,县残联知道后,给我申请了残疾人创业补助金5000元,帮我解决了很大的难题。”冯景儒感激地说。
身残志坚的冯景儒用勤劳创造财富,凭智慧谋划家庭发展,不靠“等、靠、要”过日子,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向困难挑战。
“我父亲是军人,我也是一名党员,且我还能劳动,又可以挣到钱,我还是感觉有点自豪,因为我这么困难,还能想办法把两个孩子送出去,供他们读书,让他们成长成才,这也是我的动力源泉。”面对严峻的生活压力,冯景儒微笑面对,并开心的和记者说。(麻占江)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