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助残惠残办实事 为民服务显担当
近日,笔者在沿河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2024年该联合会坚持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部门联合、党建融合、资源整合,全面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创新服务举措,增强服务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申报残疾人家庭创业户42户,其中县级残疾人创业户28户、市级残疾人创业户14户,成功申报省级残疾人乡村振兴经济实体1个、市级残疾人乡村振兴经济实体1个,带动15名以上残疾人创业就业。积极配合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开展就业招聘活动,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户数15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员6人,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次 ,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残疾人6人,帮助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人,帮助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6人。开展了3期养老护理员和1期“村播”短视频直播等培训班,真正让残疾人学有所获,2024年,共培训残疾人152人。
持续抓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抓好辅助器具精准适配,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种类需求进行摸底,全面掌握需求量,及时制定采购方案,发放辅具548例,其中安装假肢13例、矫形器26例、助听器60例。抓牢抢救性康复,紧紧抓住0-6周岁黄金康复期,组织乡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工作,把急需康复的适龄儿童有组织地输送到省、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2024年共组织输送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185人次。继续做好精神病患者服药补助项目,132名精神病患者得到服药补助。抓好残疾人基本康复支持性服务,已为677名残疾人提供支持性服务。
全力做好残疾人教育资助工作。实施“圆梦大学•励志成才”残疾大学新生阳光助学项目。发放2023年度大学新生阳光助学省级补助15人共3万元,市级补助15人共4.5万元,县级补助16人共4.8万元。发放2024年度残疾大学新生阳光助学21人共10.7982万元。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助学项目。2023年—2024年学年统计符合资助儿童7人,已资助7人共0.35万元。
实施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继续以集中连片、统一标准、统一施工队伍的方式,整体推进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在淇滩、甘溪、晓景等乡镇已完成121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项目资金支付42.35万元。得到残疾人群体好评。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残疾评定送上门”志愿服务工作。切实解决长期卧床、严重精神障碍、严重智力障碍等出行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办证难、换证难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残疾群体提供零距离心连心服务,加大惠残政策宣传力度,推进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切实提升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4年,共为320名群众进行了残疾评定,其中一二级282名。兑现2024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办证补贴311人共4.665万元。
凝聚社会力量扶残助残。加强与广东东莞残联对接工作,争得广东狮子协会的支持帮扶,我县60名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得到人均500元的资助。以“助残日”活动为契机,争得社会帮扶助残。在全国第34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中,沿河县光明职业培训学校、西南仁博医院、贵州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沿河恒泰制衣厂、沿河长征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沿河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浪豪家具加工经营部、贵州竣锦工程服务公司等单位爱心企业及个人共捐赠人民币19250元现金,捐赠纯牛奶50箱,食用油40桶、服装84套、大米115袋等物资,全部用于支持全县残疾人困难家庭。
持续开展好残疾人“走访探视”和临时救助工作。常态化开展走访探视活动,深入了解和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成走访探视残疾人295人,发放慰问金9.29万元,米5袋、油6桶,其中脱贫人口187人共5.82万元。做好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13名困难残疾人家庭共得到1.35万元临时救助。争取市残联“春节”走访慰问残疾人20人名额,资金1万元,对家庭十分困难的残疾人进行了慰问。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暖冬行动”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残疾人低保户、脱贫户、监测户等50人,资金共2.5万元。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止返贫致贫新增预警线索的核实比对和帮扶措施的信息共享,进一步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措施。2024年,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50万元,建成祐溪街道红旗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761名残疾人共分红7.61万元。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顾云爱 终审:罗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