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要点|六大体系制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未成年人的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与实施,正是国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这部法律如同一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爱与关怀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法律,了解它如何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未成年人保护六大体系制度
(一)家庭保护:爱的港湾,责任重于泰山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保护他们权益的第一道防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同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应协助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二)学校保护:知识的殿堂,成长的乐园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早期教育服务等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社会保护:共筑安全网,守护成长路
社会各界,包括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和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四)网络保护:新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保护成为了一个新的领域。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五)政府保护:未来之光,政府点亮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未成年人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有效监护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将对其进行监护和救助,并在职责范围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大的支持。
(六)司法保护:法律的利剑,守护正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案件中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支持社会组织、社工等参与未成年人案件中的社会调查、教育矫治等。
编辑:李桃红 校审:罗灿
初审:李忠明 终审:刘翼